澳门银河娱乐城关于澳门银河网上赌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JY05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王昌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使用的建议》,市政府转我局批办。衷心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您的建议紧密结合当前财政工作实际,为我们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现将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在加强预算管理精细化方面
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财政局通过探索改革,推行量入为出的理念,打破基数依赖和支出固化格局,统筹整合资金、加强重点保障,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印发零基预算改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组织预算部门、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围绕预算改革、绩效管理、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等进行讲解,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制定过紧日子具体举措,从压减行政成本、规范支出政策、严控项目建设、压实部门责任等方面,强化全市各级坚持过紧日子的意识,健全过紧日子制度,严格过紧日子政策执行,强化过紧日子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三是强化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将事前绩效评估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把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申报要件进行全面编制和审核。加强项目预算绩效源头管理,逐步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绩效挂钩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库款管理。建立重点转移支付资金单独调拨机制,着重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支付需求,调拨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二、在拓宽财政增收渠道方面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经济形势与财政收支压力,市财政局立足实际,在产业发展、税收治理、资产盘活、国资运营等方面多维度发力,致力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会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政策主管部门,对市级现行的各类产业扶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聚焦重点,修订出台《澳门银河网上赌场产业扶持政策清单》,要求各政策主管部门根据产业扶持政策清单及时制定实施细则,简化申报流程和验收程序,提高政策的申报和审批效率,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税收治理。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强化数据资源共享,综合分析研判企业税收变化趋势,及时发现企业税收疑点,联合多部门力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提升税收治理效能。三是常态长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在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中体现盘活政策导向,灵活运用内部挖潜自用、政府公物仓调剂、出售、出租、置换、报废等多种方式推进低效闲置资产有效盘活利用,提升资产统筹能力和使用效益。2024年,全市盘活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账面原值40764.85万元,实现盘活收入3876.47万元。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扩大市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范围,将市属13家一级企业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编列5.4亿元。制定《澳门银河网上赌场市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加强国有独资企业应交利润、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国有股股利股息、国有产权转让收入、企业清算收入等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工作。其中: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应交利润按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法定盈余公积金后的30%比例计算缴纳,做到应收尽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结构,除按规定安排部分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外,重点安排符合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政策的项目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事项。
三、在加强资金监管方面
市财政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协同联动为支撑、以考核问责为保障,不断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效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质效。
一是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每年度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选取社会关注度高、项目数额较大、政策性强的项目、财政政策、部门整体支出、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等进行重点绩效评价,重点关注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执行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并将评价结果同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近年来,累计评价重点项目60余个,部门整体20余家,压减预算资金7000余万元。二是加强监督检查。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工作,针对发现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督促问题销号,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实行“纪巡财”“财审”联动,制定出台贯通协调实施办法,建立会商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等工作机制,2024年聚焦会计信息质量、“过紧日子”、实有资金银行账户资金安全等方面开展联合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一批问题,并向市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3条。三是加强考核问责。拓宽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范围,预算执行进度、部门决算编报质量、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财会监督等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各市直单位、县区相关工作履行情况,倒逼各预算部门及县区重视、严格落实相关工作。
四、在落实惠企政策与资金直达方面
一是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流程。市财政局积极创新财政惠企政策兑现流程,完善资金直达机制,优化产业扶持资金兑现流程,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扶持资金奖补程序的通知》,抓实抓细各类惠企政策落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搭建“免申即享”平台。以“皖企通”为链接点,积极配合市数据局和惠企政策主管部门,打造“免申即享”平台,归集形成涉企政策数据库,实现惠企政策业务和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共享,政策信息与企业信息同构同型,惠企政策精准“绑定”对应企业。三是实现政策“应上尽上”和资金“应兑尽兑”。积极会同市数据局和主管部门精准化、颗粒化拆解市产业扶持政策,全量及时录入“一网惠企”平台,实现政策集中统一发布、多渠道推送。截至5月底,全市共上线惠企政策886条,其中“免申即享”政策792条,占比89.4%,2025年以来累计兑付政策资金3280.63万元,惠及企业180家次。
再次感谢王昌岭代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平稳运行。也欢迎继续对我局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