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征集】关于征求《澳门银河网上赌场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的函
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濉溪县、三区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澳门银河娱乐城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征求意见建议。
请于2020年1月13日前将意见建议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反馈市财政局。无意见也请反馈。
联系方式(传真):3022592
联系人:市财政局教科文科 吴思霖
电子邮箱:1145186953@qq.com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2020年1月2日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根据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澳门银河网上赌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澳门银河娱乐城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2019〕3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市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教育领域公共服务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中国特色,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我市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以下财政关系,为建设绿金淮北提供坚强的教育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合理谋划。根据中央和省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落实我市按规定履行教育领域财政事权的责任,充分调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内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科学规范,清晰划分权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确定政府提供教育领域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方式,合理划分各级各类教育领域相关公共服务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对部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根据受益范围、影响程度等,按具体事项进一步细化,做到边界清晰规范。
——坚持突出重点,守住保障底线。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以义务教育、学生资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贯彻落实适度加强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精神,强化各级政府分级负责机制,落实国家基础标准(含基准定额等,下同),加快推进教育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分类施策,平稳推进改革。在保持现行财政教育政策体系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加强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协调,兼顾当前与长远,分类推进改革,合理把握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
二、主要内容
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包括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其他教育(含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三个方面。
(一)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总体为中央、省级、市级与县区以下共同财政事权,并按具体事项细化,其中:涉及学校日常运转、校舍安全、学生学习生活等经常性事项,所需经费一般根据国家基础标准,由中央、省级与市以下财政按比例分担,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的部分通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安排;涉及阶段性任务和专项性工作的事项,所需经费由市、县区财政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统筹支持。
1.公用经费保障。执行全国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按规定提高寄宿制学校等公用经费水平,单独核定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等公用经费标准。所需经费由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财政按比例分担。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6:4。地方承担部分,城市地区,市直学校由市承担,区属学校由市与区按8:2承担。农村地区,省与县按8:2承担,市对县不配套;省与市(含区)按6:4承担,其中市(含区)承担部分,市直学校由市负担,区属学校由市与区按8:2承担。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调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执行国家基础标准,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按照国家基础标准的50%比例核定。所需经费由中央与市县财政统一按5∶5比例分担,市县承担部分,市财政供给学校市财政负担,县区财政供给学校县区财政负担。
3.校舍安全保障。农村公办学校校舍单位面积补助测算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所需经费由中央与省级财政按6∶4比例分担。城市公办学校相关标准由市县区制定,所需经费由市县区财政分级承担。今后根据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和国家部署,适时研究建立城乡统一的校舍安全保障机制。
4.其他经常性事项。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免费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提供正版学生字典,所需经费均由中央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补助等所需经费由市以下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分别给予工资性补助和综合奖补。
5.阶段性任务和专项性工作的事项。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现阶段重点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所需经费由市与县区财政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相关转移支付统筹给予支持,今后根据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国家部署,适时调整支持内容、范围和重点。教师培训专项工作补助,所需经费由市县区财政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相关转移支付统筹给予支持。
此外,对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市以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统筹给予支持,市、县区财政按规定统筹使用相关转移支付和本级财力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二)学生资助。
学生资助覆盖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为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共同财政事权,并按照具体事项细化,其中:用于激励引导方面的事项所需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或按照隶属关系等由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财政分别承担;用于困难资助方面的事项,所需经费一般根据国家基础标准,由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财政共同分担。学生资助中央、省级财政承担的部分通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予以安排。
1.学前教育幼儿资助。现阶段由市级、县区级负责落实幼儿资助政策并承担支出责任,确保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得到资助,中央财政给予奖补支持。贯彻落实国家幼儿资助制度,所需经费主要由中央与市级、县区级财政分担。
2.普通高中免学杂费补助和国家助学金。按规定统一实施的普通高中免学杂费补助和国家助学金,所需经费按照省核定的免学杂费补助标准和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为6∶4。地方应分担的40%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分担,市级财政供给的普通高中学校(含省属高校附属学校高中部)由市级财政分担,市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由省级财政与市级财政按7:3分担;县级分担供给的普通高中学校由省级与县级财政按8:2比例分担,县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由省级与县级财政按7:3比例分担;区级财政供给的普通高中学校由市级与区级财政按8:2比例分担,区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由省级与区级财政按7:3比例分担,其中区级的30%部分由市级财政与区级财政按7:3比例分担。
3.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按规定统一实施的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国家助学金,所需经费按照国家制定的免学费测算补助标准和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 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为6∶4。地方应分担的40%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分担,市级财政供给的中等职业学校由市级财政分担,市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财政与市级财政按7:3分担;县级财政供给的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与县级财政按8:2比例分担,县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与县级财政按7:3比例分担;区级财政供给的中等职业学校由市级与区级财政按8:2比例分担,区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与区级财政按7:3比例分担,其中区级的30%部分由市级财政与区级财政按7:3比例分担。
(三)其他教育。
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总体为中央、省、市及县(区)级共同财政事权,所需财政补助经费主要按照隶属关系等由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财政分别承担,中央、省级、市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统筹给予支持。
上述义务教育、学生资助等基本公共服务相关具体事项,我市原则上执行国家基础标准;县区级在确保国家基础标准全部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如需制定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地区标准,应事先按程序报上级备案后执行,高出部分所需资金自行负担;法律法规或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县区级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和财力状况新增的事项,为县区级财政事权,由县区财政承担支出责任。
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以及高校、国有企业所属学校等,其管理和财政支持方式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现行体制和政策执行。基本建设支出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主要用于中央财政事权或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共同财政事权事项。
三、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支出责任。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推进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县区政府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密切协调配合,根据本实施方案确定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按规定做好预算安排,切实落实支出责任,确保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完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实“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教育领域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
(三)强化机制保障,细化责任分担。对县区以下承担的教育领域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需要进一步划分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合理划分县区以下各级政府支出责任。
(四)修订完善制度,促进规范运行。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在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废、改、立”并举原则,抓紧修订完善相关项目管理及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充分体现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精神,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五)协同推进改革,形成良性互动。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加强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并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等形势,按照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和国家基础标准,动态调整优化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